
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无人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美国政客却以 “国家安全” 为由,对中国无人机进行围追堵截,这一行为引发了美国科学界的强烈不满。
中国无人机:科研的得力助手
中国公司大疆生产的无人机在非营利性组织 “海洋联盟” 的 “Snotbot” 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项目旨在通过无人机采集鲸鱼喷出的水柱样本,分析其中的生物数据,以实现对濒危巨型动物的非侵入性研究。与传统活检方法相比,大疆无人机提供了更廉价、高效且低风险的解决方案,为科研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不仅如此,大疆无人机在诸多科研领域中都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从绘制生态系统碳循环图,到追踪野火烟雾中的微生物,再到监测脆弱物种的生存状况,它无处不在。其高稳定性、长航程和长电池寿命等优点,让科研人员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获取准确数据,助力科研工作不断取得突破。
美国政客的封杀令:科研受阻的阴霾
然而,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 2025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却给中国无人机的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该法案要求美国国家安全机构在一年内确定大疆和道通这两家中国公司的无人机是否构成 “不可接受的国家安全风险”,这无疑是对中国无人机企业的无端刁难。
大疆作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占据美国无人机市场 70% 至 90% 的份额。若该法案生效,大疆产品可能被纳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 “受管制清单”,导致其无法在美国市场推出新产品。这对于依赖大疆无人机进行科研的美国科学家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他们将被迫放弃这一至关重要的科研工具,许多研究项目也可能因此陷入停滞。

科学家的心声:“简直是疯了!”
面对政客的封杀令,美国科学家们纷纷表达了不满与担忧。“海洋联盟” 首席执行官伊恩・科尔直言:“几乎没听说过有谁会让你停止使用无法替代的东西。在我看来,这简直是疯了!” 他强调,大疆无人机是科研工作中的最佳选择,没有其他产品能够与之媲美。
爱达荷大学的野火科学家勒达・科布齐经常派遣无人机进入火焰中搜集微生物信息,她对大疆无人机在高温和对流气团考验下的稳定表现赞不绝口。为应对封杀令,她的团队拼凑资金购买美国制造的无人机,但高昂的价格迫使他们只能将购买数量限制在一架,且其性能远不及大疆。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汤姆・贝尔使用大疆无人机绘制沿海碳地图,他认为大疆是唯一值得信赖的品牌,因为它能确保昂贵的传感器安全到达远海。他担心封杀令会使实验室在中型无人机尺寸上失去现实的替代品,从而严重影响科研工作。
华盛顿州立大学生态学家阿尔詹・梅登斯表示,如果美国执意封杀中国设备,却不投资发展更好、更实惠的无人机技术,美国研究人员将面临高昂的研究成本,在全球科研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背后的真相:无理的政治操弄
事实上,美国政客对中国无人机的无端刁难已持续多年。从 2017 年五角大楼以 “数据安全隐患” 为由禁止美军使用大疆产品,到 2020 年美国商务部将大疆列入出口管制 “实体清单”,再到今年一些政客呼吁征收更高关税和限制中国无人机,这一系列行为并非基于事实和理性,而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无端打压。
中国无人机企业大疆已主动将产品提交定期的独立安全审计,并扩大了用户隐私控制范围。美国政府却选择性忽视这些事实,执意推行封杀令,这不仅损害了中美科技合作的良好氛围,也阻碍了全球科研事业的发展。

多方抵制:封杀令不得人心
美国政客的封杀令遭到了国内多方的抵制。《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山地救援队、警察局和农户等纷纷发起抗议,他们致电民选官员、撰写专栏文章并签署联名信,反对封杀令。许多公共安全机构表示,即使政府提高关税,他们也会继续购买中国无人机,因为美国制造的无人机在技术和性能上与中国产品相差甚远,价格却高出许多。
在一次山地救援行动中,美国犹他州瓦萨奇山脉韦伯县治安官搜救队使用大疆无人机成功开展救援,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无人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美国政客的封杀令违背了市场规律和民众需求,注定不得人心。
中国无人机凭借其卓越性能和高性价比,为全球科研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美国政客的封杀令不仅损害了中美科技合作,更阻碍了全球科技进步的步伐。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倾听科学界和民众的声音,摒弃政治偏见,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国科技产品,共同推动全球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