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诸多挑战,降本增效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真正可持续的降本增效需要全面且深入的策略,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现降本增效的三个维度
(一)在增效中降本
企业应重新评估人员配置,削减低人效岗位和部门。运用 ASE(行动特定效率)和 K 计划(关键绩效指标)等策略,激发员工高效工作,提升整体效率,从而在提高产出的同时降低成本。
(二)在预算中降本
预算是企业运营的重要指引。企业需严格管控预算外支出,确保资金合理使用。通过精细化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在激励中降本
将成本、费用纳入考核与激励体系,借助 KSF(关键成功因素)、PPV(个人生产力价值)、ASE 等模式,促使员工主动管控开支,减少损耗。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四增四精战略:提质增效的核心
(一)四增之法
- 增值:深度强化结果导向和价值创造,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 增量:通过量化工作成果,激励员工拓展技能,实现多劳多得,激发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进而推动业务量的增长。
- 增效:科学考核工作效率和完成质量,有效提升人效和产效,优化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确保企业在同等资源投入下获得更高的产出。
- 增利:全面管控支出,以低成本、高绩效为导向,稳健地促进盈利增长,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四精之道
- 精兵简政:优化人员配置结构,提高人员效率,避免人员冗余。提升人效,强化激励,简化管理流程,使企业运营更加高效灵活。
- 精打细算:在成本管理方面,严格控制每一笔开支,确保每一分钱都能产生最大价值,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 精益求精: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内部增值,通过持续创新和改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 精准数据:以数据为决策依据,实现结果导向的精准决策。无论是考核激励还是预算分析,都依赖精准的数据支持,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稳健性。
三、四个降本方向:推动企业变革的关键
(一)生产成本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升级设备、改进工艺以及加强人员训练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化和成本的最优化,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
(二)管理成本
完善内部驱动机制,促使员工自动自发工作,减少职能部门与管理岗位的配置,压缩管理等级,提升团队协同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三)变动费用
建立预算管控和考核激励机制,使员工从利益相关方转变为利益共同体,共同关注变动费用的控制。针对水电费、合格率、损耗类、不良率等容易产生变动费用的环节,出台管控和考核规则,降低变动费用支出。
(四)损耗浪费
出台内部管控、考核规则与组织赛道化模式,引导员工重视成本费用控制,减少生产与服务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将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

四、降本增效的 5 个关键习惯
(一)精简人手,优胜劣汰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精简策略,淘汰效率低下的岗位,保留最具价值的员工。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优化团队结构,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团队竞争力。
(二)优化行政架构
优化行政架构,推行赛道化模式,打破传统固定分配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经营组织,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求。
(三)数据说话、结果导向
强化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以数据为依据,以结果为导向。确保所有决策和行动都围绕提高效率和产出展开,避免主观臆断,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简化流程管理
简化管理流程,去除冗余步骤,使管理更加简单直接。强化流程的合理性和效率,优化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效能。
(五)预算与激励并行
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确保每一笔支出都有明确预算依据。同时,将目标与激励紧密结合,通过效果付费和弹性激励机制,实现数据化经营。推动企业持续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企业未来强化之道
(一)向内经营
深化内部管理,通过绩效变革和机制强化,苦练内功,提升企业内在实力。从内部挖掘潜力,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弹性薪酬
推行弹性薪酬制度,激发员工潜力,实现价值创造与薪酬增长的良性循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相应的薪酬回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三)降本增效
通过开源节流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人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四)绩效考核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追踪过程与结果,通过组合激励促进目标达成。将企业目标分解到每个部门和员工,通过绩效考核确保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五)合伙经营
构建内部赛道,鼓励全员参与经营,实现出钱出力的合伙经营模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内卷化加剧,企业必须内外兼修。既要在管理上苦练内功,又要在增长上寻求创新。通过上述多维度、全方位的降本增效策略,企业能够实现从成本控制到价值创造的全面转型,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