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栏目 > 电子期刊 >
第2897期【精益生产咨询】2024 年末管理者如何挖掘隐性成本 发布时间:2025-07-15        浏览:

2024 年末管理者如何挖掘隐性成本中的宝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需要深入思考和策略性规划。

 

一、降本不能仅依赖裁员

 

许多企业家在谈及 “降本增效” 时,往往首先想到裁员。但实际上,裁员并非适用于所有企业,尤其对于重资产企业而言,其作用可能微乎其微。降本应综合多维度考量,包括成本结构、业务流和现金流等,进行全面评估。

 

裁员并非降低成本的唯一途径。例如,企业可以砍掉不盈利的产品线,或降低其他各类成本。但裁员可能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一旦实施,公司内部会人心惶惶,员工安全感缺失,进而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出现 “躺平” 现象。这不仅会使留下来员工的效率降低,服务客户的品质也会大打折扣,客户满意度随之降低,最终反而可能产生更大的成本。人力应被视为资本而非单纯的成本,因此,降低成本时,裁员不应成为企业的首选策略。

 

二、事前控制比事后算账更重要

 

降本增效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稻盛和夫的成功便是得益于对成本的严格控制。他倡导全员参与成本控制,让员工成为经营者,思考削减冗余成本,使成本控制成为全员主动参与的行为,而非员工被动接受的管理手段。

 

三、关注隐性成本

 

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削减开支来降本,却以牺牲员工利益为代价,如削减福利、克扣年终奖、减少假期、取消班车和食堂等,结果适得其反,效益并未提升。实际上,企业更应重视隐性成本的降低。

 

沟通成本不容忽视。领导决策反复沟通却难以落地,部门之间存在 “壁垒”,都造成大量沟通成本浪费。决策成本也至关重要,决策失误往往带来巨大损失,企业因决策失误而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提高决策成功率的方法是听大多数人的声音、与少数人深入讨论,最后由一人拍板决策。此外,沉没成本也需关注,用错人尤其是伪高管,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同时创新业务试错产生的成本也需合理控制,学会收敛,专注于最具价值创造点,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企业降本增效不应局限于表面的裁员或削减开支,而应综合考量各种因素,重视隐性成本,通过全员参与和长期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创造更大价值。